吴人驹曰:「自利益甚」四字,当在必胸下结□之下,若在吐食不下之下,则是已吐食不下而自利益甚矣。若脉数不解,而下不止,必脉浮而芤,浮为阳,芤为阴,浮芤相抟,胃气生热,其阳则绝。
且以上文一、二日,三、四日之文细玩之,则可知必有「五六日吐之」一句,由浅及深之义也,当补之。李□曰:牝疟证多阴寒,治宜助阳温散为主。
脉紧大而迟者,必心下坚。肺中冷,则其人必不渴,遗尿小便数,头眩多涎唾。
『内经』云: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,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,此厥阳独行,有阳无阴之大概也。若得毛浮而数,则为病剧,何以知之?
头无汗者,阳未离阴,故可治,有汗则阳已上脱,故曰:死寸口卫气盛名曰高,荣气盛名曰章,高章相搏,名曰纲。去桂当是去芍药。
今趺阳脉胃大而紧,为病虚脉实,则不相宜,故为难治也。 况阴毒反去雄黄、蜀椒,必传写之□。